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董子畅)“首届全国医共体站长大会暨‘健康心脏・健康社区・健康我国’项目推进会”10日在北京举办,旨在经过整合全国底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树立科学有用的分级医治、双向转诊等分工协作机制,加速完结“大病不出县”的医改方针。
相关数据显现:在我国,县级医疗机构数量达1.16万个,服务掩盖人口为9亿多人。这一服务人数简直占到全国居民总数的70%以上,而医院数量占到全国医院总数的47%。尽管这一占比已相对较高,但县级医院承当的医疗服务与其功能定位仍不匹配。医疗服务需求与资源的“倒三角”形式仍然没有取得底子的改动。
据了解,以县乡一体化为中心的医共体建造是我国医联体建造的四种形式之一,其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城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根底,建造县乡一体化办理的医共体,并与村庄一体化有用联接,构建县村庄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原国家卫生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孙隆表明,医共体的建造与展开必将推进底层医疗卫生服务形式和办理形式的深入改变。医共体是医联体的安排形式之一,医共体的建造是完结“大病不出县”、改变“倒三角”就医结构、恢复杰出就医次序的重要挑选,是逐渐完结底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医治形式。
全国卫生工业企业办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玉普表明,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总量缺少、结构不合理、散布不均衡等问题现状仍然杰出;特别是底层医疗人才缺少的短板,已成为保证公民健康和深化医改的重要限制。这就要求继续推进医共体建造,把“医共体”建造成为利益的共同体、展开的共同体、职责共同体,这样才干进步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运用功率,为群众供给从预防到医治、恢复,接连、协同、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为促进医共体展开,我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联体专项基金医共体公益项目也在大会上正式发动,该公益项目往后将安排展开系列公益活动,成为专门服务于医共体建造的全国性公益渠道。
据介绍,公益项目树立后,将不断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协作,集合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参与或许推进各地区医共体建造;经过整合专家资源,加强医共体建造方面的政策研讨、事务研讨,切实为医共体建造出实策,献全力。(完)